星期六, 28 9 月, 2024

來自南亞的消息

【政治經濟】印度人民黨穩了?從專家、學者視角審視印度本次大選的重要性

烏帕德哈亞亞(Venus Upadhayaya),《大紀元時報》印度與南亞資深記者,印度國家領導學校研究員/南亞觀察導讀|2024年的印度大選備受各國矚目,縱使輿論對於當前政府及執政黨的批評不斷,但總理莫迪及印度人民黨仍坐擁龐大的支持群眾。而過去10年的執政經驗,儘管使印度在經濟、外交等面向都不斷強盛,更以大國自居,然而對於內部的民主制度及宗教、族群關係所產生的衝擊卻也不在話下。本文來自《大紀元時報》記者烏帕德哈亞亞(Venus Upadhayaya)在印度大選前對印度專家、學者所進行的採訪彙整,或許照這樣的氛圍來說莫迪的第3任任期並不是意料外的結果,然而是否強化或衰弱印度民主的制度與發展,或僅能透過時間來驗證。 這篇文章 【政治經濟】印度人民黨穩了?從專家、學者視角審視印度本次大選的重要性 最早出現於 南亞觀察。

保存西藏文明的最後根據地:達蘭薩拉現場

著|陳牧民,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教授,南亞觀察網站創辦人/南亞觀察導讀|許多年前的一部紀錄片《西藏台北》的片段,一位在臺藏人提到,「我沒有到過西藏,但我夢見自己死在那裡」,午夜夢迴仍是故土的那一畝地;然而多年後的今日,海外流亡藏人對於西藏的想像是否仍懷抱著母親大地的情懷,或是懷抱回歸故里的志業?位於印度的達蘭薩拉,是西藏流亡政府(藏人行政中央)的根據地,也是海外流亡藏人的政治與宗教精神標的,本文將透過作者的觀點與前後拜訪的對比,瞭解當今達蘭薩拉的現況與轉變。 這篇文章 保存西藏文明的最後根據地:達蘭薩拉現場 最早出現於 南亞觀察。

印度古典音樂的傳奇再現-印度沙洛德琴大師,阿傑德.阿里.汗的《印度迴響》

著|吳德朗,臺北印度愛樂中人 CEO/南亞觀察導讀|印度古典音樂的演奏總讓人有種放鬆、神秘、柔順之感,尤其透過西塔琴、沙洛德勤所堆砌出的古典節奏,或輕盈鼓聲的伴奏更是如此。儘管印度傳統音樂是看似獨樹一格的音樂曲風,但在與當代音樂的交流、互動中,也與當代音樂,如爵士樂等曲風變化出新的音樂風潮。本次印度國寶級沙洛德琴大師阿傑德.阿里.汗將於4月12日再次造訪臺灣,並帶來精彩的演出,有關活動訊息可參考opentix購票網站。 這篇文章 印度古典音樂的傳奇再現-印度沙洛德琴大師,阿傑德.阿里.汗的《印度迴響》 最早出現於 南亞觀察。

【特別企劃】2024年「探索不可思議的印度」系列講座,歡迎踴躍參加

2024年「探索不可思議的印度」系列講座開始囉!臺北市立圖書館與臺北印度愛樂中心合作,廣邀國內學者及旅遊達人,以自身考察旅行的經驗分享,增進民眾對南亞文化更深層的理解,歡迎大家前往圖書館同遊古文明,渡過一個知性悠閒的週末。 這篇文章 【特別企劃】2024年「探索不可思議的印度」系列講座,歡迎踴躍參加 最早出現於 南亞觀察。

【人文地景】邊境謎城噶倫堡

著|李桂蜜,語言與文化工作者,現居住於印度阿薩姆邦/南亞觀察導讀|As time goes by, 是1942年美國知名電影《北非諜影》(Casablanca)中著名的配樂,其歌詞與鋼琴旋律耐人尋味,也有種帶人回到「銳克美式咖啡館」(Rick's Cafe American)的即視感。而未於南亞印度的噶倫堡應該也值得同樣經典雋永的歌曲,這個山城有著深邃的歷史故事,位居戰略要地,各方名人、情報工作者、文人、世族等也都曾在此駐足,甚至迄今仍居於當地,儘管山城風華略有退卻,但應值得旅者或讀者細品。 這篇文章 【人文地景】邊境謎城噶倫堡 最早出現於 南亞觀察。

【人文地景】在繽紛的犀鳥節中看到那加人錯綜的身分認同展演

著|李桂蜜,語言與文化工作者,現居住於印度阿薩姆邦 / 南亞觀察導讀|那加蘭(Nagaland)是印度國土最東邊靠近緬甸的一個小邦,而當地也是印度與緬甸交界之處,在經濟與文化的演變與發展上都受到自然環境的限制,除了具有獨樹一格的原住民文化外,當地的宗教信仰也有別於印度其他地區,然而也因為如此,在英國殖民時期,那加蘭地區也持續出現獨立自決的訴求運動,甚至在後續的發展上出現武裝分離主義的團體,因此也造成區域間的動盪與不安全。本文作者透過對於當地犀鳥節慶典的介紹,也看見了那加蘭地區的過去,及文化與宗教的衝突,或許也是一種作為對文化、對宗教、對自然、對國族認同的一種反思過程。 這篇文章 【人文地景】在繽紛的犀鳥節中看到那加人錯綜的身分認同展演 最早出現於 南亞觀察。

【特別企劃】2024年「探索不可思議的印度」系列講座,歡迎踴躍參加

2024年「探索不可思議的印度」系列講座開始囉!臺北市立圖書館與臺北印度愛樂中心合作,廣邀國內學者及旅遊達人, 這篇文章 【特別企劃】2024年「探索不可思議的印度」系列講座,歡迎踴躍參加 最早出現於 南亞觀察。

【政治經濟】中國一帶一路計畫與中印在南亞的影響力消長

著|賴怡忠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南亞觀察導讀|受到中國COVID-19疫情影響,睽違4年,第3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10月18日開幕,而今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第10年。然而在這10年期間,由習近平所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否成就當初的宏大敘事願景,並造就另一波習近平神話,亦或是使得投身其中的相關國家深陷其中,而身不由己?或將是本次後疫情時代的帶路峰會所被關注的議題。然而可以確認的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步調似乎沒有當初想像的美好,近年來更有部分參與國反思當初參加帶路倡議是否是該國的正確決策;另一方面,帶路倡議也凸顯中國與區域大國,尤其是與印度方面的競合,對於同為亞洲大國的印度,在這10年中,又是如何應處中國在區域或基礎建設的擴張,值得我們關注。 這篇文章 【政治經濟】中國一帶一路計畫與中印在南亞的影響力消長 最早出現於 南亞觀察。

抵達南亞以後:藏人流亡的終點或是新起點,之一

李奎壁,1991年生於臺南, 2017年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現生活在臺北。她的作品關注移動的人群、因為移動的軌跡所串連起來的事件,以及這些事件對於今日社會及社群媒體的影響/南亞觀察導讀|本文作者奎壁在今(2023)年年初,曾向讀者介紹了在西藏、印度、臺灣及中國之間輾轉的流亡藏人,並從過去的歷史發展、戰亂與解密的歷史資料,書寫了這些流轉各地的藏人的故事。本文作者則以流亡法國的藏人為背景,從一位在當地中國餐廳工作的藏人員工之死,探討整個在法流亡藏人社群的結構性問題,對外界的我們來說,這一位藏人之死表像上只是族群衝突的結果,然而作者則從不同角度,包含社會經濟、移民扶養、教育資源、性別差異、勞動關係及中藏情緒等面相來看這起事件,縱使看似獨立的社會因素,但卻有連綿不絕的連帶關係。 這篇文章 抵達南亞以後:藏人流亡的終點或是新起點,之一 最早出現於 南亞觀察。

【人文地景】抵達南亞以後:藏人流亡的終點或是新起點.之二

著|李奎壁,1991年生於臺南, 2017年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現生活在臺北。她的作品關注移動的人群、因為移動的軌跡所串連起來的事件,以及這些事件對於今日社會及社群媒體的影響/南亞觀察導讀|本文作者奎壁在今(2023)年年初,曾向讀者介紹了在西藏、印度、臺灣及中國之間輾轉的流亡藏人,並從過去的歷史發展、戰亂與解密的歷史資料,書寫了這些流轉各地的藏人的故事。本文作者則以流亡法國的藏人為背景,從一位在當地中國餐廳工作的藏人員工之死,探討整個在法流亡藏人社群的結構性問題,對外界的我們來說,這一位藏人之死表像上只是族群衝突的結果,然而作者則從不同角度,包含社會經濟、移民扶養、教育資源、性別差異、勞動關係及中藏情緒等面相來看這起事件,縱使看似獨立的社會因素,但卻有連綿不絕的連帶關係。這個段落,作者透過訪談及走訪,記錄了流亡藏人的適應過程,包含流亡的途徑以及抵達新環境後的生活、維生模式,字裡行間也透露了流亡路上的艱辛與複雜的心境轉變。 這篇文章 【人文地景】抵達南亞以後:藏人流亡的終點或是新起點.之二 最早出現於 南亞觀察。

最新文章